書評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知識分子的頹喪與作繭自縛:關於讀書我們做錯了什麼?
前言:失去目標,只剩抱怨的讀書人
我們學習哲學、學習思辨,目的是要讓我們困在矛盾之中,還是從矛盾中找到出路?
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是一本價值辯證小說,書中人物多是高知識分子,馬蒂、海安、吉兒都是在戒嚴時期有讀大學的一批人,年約30。海安又比他們都稍微大一些,海安姓岢,大夥兒都喚他岢大哥。他們在校園生活裡有所成就,卻在愛情婚姻、職場理想中挫敗,或者在追逐中迷失方向。於是他們質疑價值、懷疑自我、辯論自由。然而一次次的反覆思辯不但未救贖他們的生命,卻反將他們困在所學的理論與思想中,視某個理論派別為真理,而後作繭自縛。
另一位主角小葉,沒有讀書,年僅22歲,她追隨著這群知識份子,一個人撐著海安的傷心咖啡店,下班努力讀書想變得和海安、吉兒一樣聰明博學。但過於艱澀的哲學讀物,卻沒有讓小葉變得更博學,只是讓小葉更加懷疑自己的能力,甚至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參與「大人們」的討論。
讀書、學習、思辨本該是讓我們明白世界之大、明白世界有多種可能,而使內心更加寬廣,不是讓我們學了越多越被所學綁住,失去學習的意義,失去目標。
失婚失業的馬蒂和無所事事的海安讀了書困在書裡,馬蒂同父異母、正在準備聯考的小弟,則是找不到讀書的意義。
這或許也是眾多世人的影子,不明白為何而學,學了又自恃甚高,滿口抱怨,滿腦反叛,用一個個「為什麼」、「為什麼不」質疑自己不滿意的現況,卻從未思考現在所有的一切是如何一路走來?決策者考量了哪些問題?現在這個我們不滿意的社會,是否已是當下最好的選擇?如果不,我們除了放逐、頹廢、抱怨,還能做些什麼?
為社會奉獻是人類的責任,理性的社會菁英:吉兒
所以書中的人物,我最喜歡吉兒,因為吉兒是為全人類活著的人,她的自我追求已提升到團隊、社會的福祉,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滿足了自己。吉兒不是沒被生活傷透過,而是在被傷透之後,不把自己當成時代的受害者。根據海安的說法,這是理性解放主義分子。吉兒說:「只有適當的約束和自制,大家才能一起存活,而且很自由。」但海安卻說這是「以社會責任之名,將你們的意願濫行在大眾的意願之上,帶給大家最大的不自由。」
海安說,吉兒肯花腦不肯花心,但我不這麼認為。在我看來,吉兒並非不肯花心,而是花得小心翼翼,因為頭腦會越動越靈光,但心傷了卻很難痊癒。
因傷心、失敗而頹喪的人,是最不負責任的一群人。一個人頹廢,是仗著家人當靠山,而一旦家人當不起或不想當這靠山,頹廢之人就成為了社會的麻煩人物,全民為一個廢人買單。
受盡愛慕卻不被理解,依感覺而活的存在主義者:海安
頹廢的海安不是一個廢人,是半個廢人。他養活自己,但卻不對任何一段感情負責。他縱慾酒池肉林,漂泊不定,只因愛不著遠在馬達加斯加、與自己容貌極為相似的耶穌。海安是有愛的,海安很愛很愛自己,很愛耶穌,很愛生活,所以縱使不動情,生活還是五光十色。海安是有心的,他為了閃避一窩小狗而摔車,摔車當下以肉身保護吉兒,自己則遭到嚴重撞擊,陷入昏迷。
海安的心為愛情熱著,卻對友愛冷漠。只有在極端事件表現友愛,像是小葉哭泣崩潰,買一台她心心念念的機車送她;摔車時,他輕巧地轉身做吉兒的人肉護墊;馬蒂隻身前往馬達加斯加前,給馬蒂十萬美元作為盤纏。
海安肯花心,卻也傷透了多數人的心。海安對待感情曖昧不明的態度,只有吉兒早已悟透跳下海安這個火坑,只會被燒死,不會被溫暖,而其他男孩女孩都迷失在海安俊俏挺拔、聰明才智的夢幻泡泡中。從日本追來台灣的明子如是,為愛打扮中性、守護咖啡店的小葉如是,失婚的馬蒂亦如是。
我們不能責怪海安,在那個年代,同性間的愛情稀少、特殊的讓人難以明白。海安對自己誠實,耶穌不敢。勇敢的人如海安,衝鋒陷陣,卻千瘡百孔。不敢的人如耶穌,明哲保身,卻形容枯槁。他們的狀態都不為人所羨。
海安博學多聞,小葉努力讀書,生活為何沒更好?
海安和馬蒂的生活與心理狀態都非世俗認可的成功。眾人最常發出的疑問是:這孩子那麼會讀書,怎麼會這樣呢?這孩子這麼努力,怎麼生活還是一團糟?
是啊,怎麼會這樣呢?讀書究竟是為了什麼?為何讀書沒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?
1. 讀書目的:生活更舒適,看待事物更寬容
我一直堅信,讀書是透過各類書籍去思考如何讓生活變得更舒適自得,尋找適合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,然後在人際相處上,明白相同是難能可貴的,但不同也未必是敵人。任何一種價值觀只要不傷天害理,都有被擁護的意義。
不論是為錢所困、為情所困、為理想所困,書總能提供我們一些方法。因為我們的艱難並沒有那麼特別,古今中外人類的困境大同小異,成功度過困境的人要不被訪問,要不出書分享,要不有各種文學書籍寓有啟示。
2. 如何選書:選符合程度的、你需要的
選適合的書籍,比起盲讀推薦書單,更加重要。正如讀不懂哲學書的小葉,就應該從入門書開始讀起,而不是一開始便讀起專書,否則容易因讀不懂而挫敗,或者自以為讀懂,誤解了書的意思。
3. 讀書方法:先試著貼近作者,再質疑對錯
吉兒告訴小葉,一本書要讀三次,讀的時候要思考對錯,不該全盤接受。吉兒在教小葉思辨,但對於尚未有足夠知識基礎的人而言,首要應是充實知識,次要才是思辨。否則將會知識不足,批判有餘。
書是巨人的肩膀,是作者一生或是半生的精華。讀書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在偉大的鉅著面前,我們不得不謙虛,因為我們通常不如作者博學、有智慧或有才華。因此,在思辨以前,我們若能站在作者的立場思考,嘗試用接近作者的邏輯理解文本,會比直接質疑、懷疑對我們的學習、思考更有幫助。
被書困住不是書的問題,是心
海安的問題不在讀書,不在腦袋跟不上書籍,而在心理衛生。海安被情困住了,他用他的聰明才智玩弄文字與邏輯,把人們騙得團團轉。海安說愛沒有意義,那不是因為海安沒有愛,而是得不到愛。
人是很弔詭的,愛我們的人很多,我們卻常愛著那個不愛我們的人,直到我們想通、想開,放下執著。
耶穌不是不愛海安,只是不願牽起海安。海安追逐了好久,仍舊得不到耶穌的回應。不回應便是拒絕,但海安不放棄。所以我說海安是勇敢的,海安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情,只是不誠實面對自己的生活,不正視自己的心痛。
但這也是我欣賞海安的原因吧!等著一段沒有結果的愛,無畏拒絕,純情純愛。所以雖覺得海安的狀態不健康,但我認為海安的心比一般人更加強大。有多少人被拒絕一次就不知道要心痛多久?又有多少人怕被拒絕就築起心牆,連付出都不敢付出?但海安被拒絕了無數次,仍舊執著。更何況那位耶穌的真實身分似乎是海安的親生哥哥海甯。
海安的媽媽曾告訴小葉、吉兒和馬蒂,海甯六個月大時在嬰兒床上失去呼吸。但事實上海甯或許根本沒死,海安自從半歲那次看到裝骨灰的小陶甕後,就再也沒看過這個陶甕了,記憶中也沒有海甯的喪禮。文中更沒提到去廟裡祭拜海甯。海甯到底有沒有死、耶穌到底是不是海甯,作者沒交代很清楚,總之沒和海安一起長大,而耶穌隨身攜帶的小陶甕,是海安記憶裡母親準備裝海甯骨灰的罐子。
海安要做的不是讀更多晦暗哲思的哲學書,而是閱讀治療心病的書籍。
學海安依感覺而活不行嗎?人非得活得像吉兒那樣理性嗎?
我只能說,人是渴望秩序的,不管我們承不承認。理性讓我們的生活有條理,歸於秩序,心情穩定。渴望自由的人也同樣渴望安定,不論是生活安定還是情感安定。還在漂泊,只是因為還沒找到讓自己「心甘情願不自由」的理想生活或是人。
海安也渴望穩定,海安的漂泊,是因為在等待耶穌。「我讓你自由,只要讓我跟著你走。我讓你自由。」瀟灑自如的海安,竟對耶穌說出這樣的話。
結論
想要安定卻又淪於感性,就像我們的目的地是北極,卻搭往南極的班機。這群知識分子並非真的厭惡世俗價值,否則他們就不會迷戀海安的外貌、才智、家產,卻又不認可海安不同尋常的行事作風。他們只是還沒找到好好活著的方法,好好面對挫敗,承認自己普通,卻又不放棄努力。
書困不住一個人,是搞錯了讀書的目的,誤解文本意義,卻又將之奉為真理;是還未建立足夠的知識庫,就任意發言、隨意批判,最後被自己困住,原地踏步。確定讀書目的,尋找正確的發法,避免途徑與目的背道而馳,否則只會越讀越茫然,不知所措。
想要好好活著,可以跟著心走,但理性不可或缺。理性讓我們的生活安定,感性則讓我們的生命精彩。吉兒便是那個理性感性兼具的人。想要成為世俗的人生勝利組,吉兒面對人生的態度,我們可以好好參考學習。
2005增訂新版 |
1996原版 |
50萬冊紀念版 |
更多書評筆記:
理性到讓人不認同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