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淚流域》一片不毛之地,一隻毀滅他人幸福的靈魂:討論角色安排、親子關係與歷史書寫
「流淌過這片土地的水全都是淚,而且多到幾乎要氾濫的程度!」 《淚流域》 整部小說以一個希爾森家族三代女性桃兒、海明葳、塔絲的故事為主軸,講述一個家族的建立與毀滅,種族歧視下的悲劇,並以淡筆輕輕帶過卡翠納颶風,作為結尾。 而這個家族之毀滅、種族歧視之悲劇,與作者未提及的、颶風帶來的巨大傷亡,都 歸因於妓女伊斯特的靈魂。 這本書有三個我有興趣探討的角度,第一是妓女伊絲特靈魂一角的安排用意,第二是以土地為第一人稱敘事的目的,第三是故事中的三個真實歷史事件。 妓女伊絲特的靈魂 故事分為兩部,妓女 伊絲特的靈魂在第一部中 附身在希爾森家族第一代母親桃兒身上,第二部附身在殺人兇手詹塔米拉姆身上,最後成為卡翠納颶風。 伊絲特在桃兒與詹塔身上展現著全然不同的性格,桃兒淫亂,詹塔暴力,若要說其相同之處,大概就是桃兒與詹塔都是 毀滅他人幸福的角色 。 「你的身體並不擁有靈魂,是你的靈魂擁有身體,而靈魂永遠永遠不會死去。」 在故事的一開始,作為第一人稱講述整起故事的「土地」,便如此說道。 那個靈魂就是伊絲特,而且她是毀滅他人幸福的靈魂,若桃兒與詹塔兩個她附身的例子不能說服讀者,那最後她成為了卡翠娜颶風,摧毀美國(尤其密西西比州、路易斯安那州)的歷史,便可不證自明 。 在我的理解下,同樣的靈魂應有同樣的性格與表現行為,但表現在桃兒、詹塔身上時卻又是截然不同,而這個靈魂甚至可以變成卡翠納颶風。因此我認為, 不是一個人的靈魂叫伊絲特,而是一個毀滅他人幸福的靈魂,我們稱它為伊絲特。 不同於我的理解,這本書的出版社杏仁體文化主編李國祥如此導讀:「對身為非裔美籍人士的作者來說,將種族間的不平等遭遇解釋為一個『怨毒靈魂的復仇』,較之歸咎於那些做出不當行為的人乃『 前額葉受損 』或 『 兒時曾受重大情緒打擊而從此心裡蒙上陰影 』 ,無疑是寬厚仁慈、也浪漫得多了。」 我看了很多遍,還是不能理解導讀所說的仁慈與浪漫。復仇怎麼會是浪漫呢?在我看來,歸因於生理上的缺陷,比起可人為控制的冤冤相報,更容易讓人寬恕 原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