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從 5月, 2021 起發佈的文章

《淚流域》一片不毛之地,一隻毀滅他人幸福的靈魂:討論角色安排、親子關係與歷史書寫

圖片
「流淌過這片土地的水全都是淚,而且多到幾乎要氾濫的程度!」   《淚流域》 整部小說以一個希爾森家族三代女性桃兒、海明葳、塔絲的故事為主軸,講述一個家族的建立與毀滅,種族歧視下的悲劇,並以淡筆輕輕帶過卡翠納颶風,作為結尾。 而這個家族之毀滅、種族歧視之悲劇,與作者未提及的、颶風帶來的巨大傷亡,都 歸因於妓女伊斯特的靈魂。 這本書有三個我有興趣探討的角度,第一是妓女伊絲特靈魂一角的安排用意,第二是以土地為第一人稱敘事的目的,第三是故事中的三個真實歷史事件。 妓女伊絲特的靈魂 故事分為兩部,妓女 伊絲特的靈魂在第一部中 附身在希爾森家族第一代母親桃兒身上,第二部附身在殺人兇手詹塔米拉姆身上,最後成為卡翠納颶風。 伊絲特在桃兒與詹塔身上展現著全然不同的性格,桃兒淫亂,詹塔暴力,若要說其相同之處,大概就是桃兒與詹塔都是 毀滅他人幸福的角色 。 「你的身體並不擁有靈魂,是你的靈魂擁有身體,而靈魂永遠永遠不會死去。」 在故事的一開始,作為第一人稱講述整起故事的「土地」,便如此說道。 那個靈魂就是伊絲特,而且她是毀滅他人幸福的靈魂,若桃兒與詹塔兩個她附身的例子不能說服讀者,那最後她成為了卡翠娜颶風,摧毀美國(尤其密西西比州、路易斯安那州)的歷史,便可不證自明 。 在我的理解下,同樣的靈魂應有同樣的性格與表現行為,但表現在桃兒、詹塔身上時卻又是截然不同,而這個靈魂甚至可以變成卡翠納颶風。因此我認為, 不是一個人的靈魂叫伊絲特,而是一個毀滅他人幸福的靈魂,我們稱它為伊絲特。 不同於我的理解,這本書的出版社杏仁體文化主編李國祥如此導讀:「對身為非裔美籍人士的作者來說,將種族間的不平等遭遇解釋為一個『怨毒靈魂的復仇』,較之歸咎於那些做出不當行為的人乃『 前額葉受損 』或 『 兒時曾受重大情緒打擊而從此心裡蒙上陰影 』 ,無疑是寬厚仁慈、也浪漫得多了。」 我看了很多遍,還是不能理解導讀所說的仁慈與浪漫。復仇怎麼會是浪漫呢?在我看來,歸因於生理上的缺陷,比起可人為控制的冤冤相報,更容易讓人寬恕 原諒。

《時代的摺痕》書評:向新聞特派員學工作態度;作者的意識形態與論述

圖片
一、前言:閱讀契機與對此書的期待 《時代的摺痕:特派員的秘密檔案》作者陳玉慧,是知名電影《徵婚啟事》的原著作家,她除了寫小說、執導電影,還曾任聯合報駐歐記者,此書揭密她在歐洲二十年的記者生活,分享在冷靜採訪、理性寫稿背後,千迴百轉的思緒與情感波動。 這本書是國中導師讀完後,特地拿給我讀的書。書中已有不少老師的畫記,搭配老師的畫記,我才發現我的重點和觀點與老師有很多不同。老師的重點多在事件及日期,我的重點則在作者如何面對這件事情,以及身為記者該注意的事情。這大概與我曾有意成為記者,並在中央社實習的經驗有關。當然,我更重視的是, 我能從這本書獲得什麼成長? 此書作為陳玉慧記者的散文集, 記者如何理解事件、解決問題、化解困難,如何描寫、敘述故事 ,還有 切入點與口吻 如何,是我關心的事情。 第二部分向新聞特派員學習工作態度,我將介紹三個故事及我從中學到的工作態度,第三部分則分享我對於此書的看法、評論,第四部份是結語。 二、《時代的摺痕》向新聞特派員學習工作態度 1.〈遇見冰島女總統——魏笛絲〉:犧牲小我完成大我,國家安全重於個人榮辱 冰島總統魏笛絲,又譯作維格迪絲,是冰島第一位女總統。作者形容魏笛絲是典型的北歐美女,金髮碧眼,為人親切,具幽默感,受到人民的愛戴,但某些政治觀點過於樂觀天真,對台灣和中國的兩岸關係太不敏感。 這則故事起於一小段對話。作者問魏笛絲是否歡迎李登輝總統訪問冰島,魏笛絲爽朗地回答,冰島歡迎任何人前來私人訪問,樂意與李登輝會談。 然而隔天訪談見報後,冰島總統府辦公室卻發出聲明,否認曾說歡迎李登輝到訪,還說作者的英文不好,聽錯了。 但事情哪有那麼簡單?原來報導甫刊出,魏笛絲便遭中國駐冰島大使親自抗議,說魏笛絲的發言嚴重影響中國內政,將影響中冰關係。 作者急著為自己平反,也有證據證明自己無誤,卻遭同仁阻止。因為此時中共解放軍已將大批飛彈對準台灣,我們禁不起戰爭爆發的危險。 於是就吞下了。專業被質疑是常人很難吞下的侮辱,但在老闆要求及國安考量之下,作者不得不吞下。 在捍衛新聞專業及守護個人榮辱之前,要先保護自己的國家。 而我正在國中服務,我的工作沒有保衛國家那麼偉大,看完這則故事,我能提醒自己的是, 正如台灣禁不起一場戰爭,孩子的成長禁不起一份冷漠 。老師也常感到無助、也怕受傷,我常怕孩子不領情,就給予相比我原先想付出的更少的關心。我不是個性情中人,孩子不理...